打响榜首炮:
邻居提早3小时霸头位
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回忆起名医大讲堂的榜首场,其时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榜首隶属医院的广场开讲,国医大师、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、博导周岱翰教授打响头炮。
周教授很受老百姓欢迎,往常常常是提早一个月都挂不上他的号。周教授开讲的音讯一经广州日报预告,当天现场的数百个方位一早就被占满。家住银河的陈婆婆当天一大早就出门坐车,提早近3个小时来“霸靓位”,成为抵达现场的榜首位听众。
“流量王”上线:
钟南山七度开讲 一场吸粉近60万
“我现已是‘80后’了,吃他汀(降血脂药)和降压药十几年了,你看看我现在,挺好的,假如不是标准地吃药,我现在或许现已脑出血,不能站在这儿了!” 10年来,钟南山先后七度登上名医大讲堂给市民做科普,每一次都是妙语解颐,引人入胜。
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回忆说,钟南山院士的粉丝实在太多了,每次开讲都不得不严厉约束人数。为惠及更多人,2017年广州日报初次将名医大讲堂同步搬到线上直播,还联合全省各地16家公立医院开设了视频分会场。便是这一场,有近60万名粉丝经过广州参阅APP、广州日报微博、网易客户端、大洋网等渠道一起听院士开讲。
初次约束进场:
现场爆满 医师场内向观众鞠躬
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说,名医大讲堂最为火爆的一场,当属中山一院时任院长王深明教授、李晓曦教授主讲的甲状腺疾病专场。那也是名医大讲堂初次实施限额进场。当天下午3时开讲,有三位阿婆早上8时就参与等座位。坐四百人的讲堂被挤得满满当当,连过道都无虚位,医院暂时增开了两间教室,进行视频转播,分流听众。
当专家进场时,观众自发地热烈鼓掌,久久难以停息,似乎粉丝迎候大明星。王深明教授深受感动,向观众鞠躬,才让掌声停了下来。
最强阵型:
21人“名医天团”开讲开诊
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说,名医大讲堂第51期讲座对错常有留念含义的一期——走进了其时行将迎来180周年生日的“我国首家西医院”——中山大学孙逸仙留念医院,聚集我国人疾病谱的变迁。医院还前所未有地派出21位各科名教授组成的“名医天团”,为邻居现场义诊。
大讲堂的会场就设置在历史悠久的博济楼和“孙逸仙博士开端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”留念碑下,让人就像回到了医院草创的180年前。
共叙十年情缘
粉丝多了“小鲜肉”
昨日,在名医大讲堂十周年留念活动现场,禤国维、周岱翰、王捷、杨冬梓四位名医专家来到现场与读者观众共享健康心得,并进行现场签售。许多粉丝提早得知大咖将参与,纷繁赶来助威,购书索要大咖签字的粉丝排成了几道长龙。
在《不患病的活法》签售现场,一名广州大三女生一口气买了四本。她说,平常发现图书市场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健康摄生类书籍,也不知道究竟哪些是威望的,很难判别。今天在书香节看到新书介绍,满是正规大医院的名专家受访的特点,还有名医参与开讲,给人感觉很可信。平常因为学习常常熬夜,自己会有掉头发的困扰,而父母则重视中枢神经、心脑血管方面的健康问题。她看了一下介绍,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四本,预备自己留一本,其他的送人。
在等候专家签售的长龙中,有约君遇见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同学。当有约君发现她的脖子上挂着书香节的工作证时,心生疑窦:“这么好、这么火的书,莫非还要内部找‘托儿’来买?!”
本来,高同学是岭南书香节的一名媒体志愿者,本是带着采访使命来到《不患病的活法》新书发布会现场,成果整场发布会听下来,她也被“圈粉”,掏钱把这本新书捧回家,“大学生也很需求摄生常识啊,(咱们)边熬夜边摄生嘛。”
(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、翁淑贤、伍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