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主说:感谢有你
今天是元宵节,对于中国人来说,这是一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。
今年这个节日,因为疫情显得格外特殊。而就在这样一个本应团圆的日子里,医护工作者依然在奔赴前线。昨天,齐鲁医院医疗队和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机场偶遇,互道加油的画面,就让人感到心中无比温暖。
这个冬天,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都是寒冷的。我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情绪,既有恐惧、无力与悲伤,也为那些无私的付出而流泪,为每一个善举而微笑。
“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”,而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,总有一些人和事,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温暖。
❤暖心的拥抱
在这场对抗病毒的战役中,最令人感到温暖的,无疑是身处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。
他们要面对的,有太多的艰难。肆虐的病毒、病患的痛苦,还有厚重防护服的闷热,央视军事记者脱下穿了2个小时的防护服,就已经出汗到衣服直接拧出水,更何况医护人员。而现在因为医院通风需求不能开空调,脱下来之后就要面临冷风,随时有感冒的风险……
但他们依然奔波在一个个战场上,不分年龄、性别、地域,每一天都在履行着“救死扶伤,不辞艰辛”的誓言;他们也是普通人,是父母、夫妻、儿女,但是为了更多家庭,舍弃了小我。
绍兴市人民医院的医护夫妇陈炳和徐小奇,在病区的走廊上偶遇,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的他们,只能通过声音和眼神相认,短暂拥抱、几句鼓励,便又奔向各自的岗位。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护士陈颖,在隔离病房已经战斗了11天,在见到男友时,只能隔着玻璃留下一吻。
湖北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医生,因为听到好友感染一时间泣不成声,而在确认好友治愈后,他又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暖心笑容。
但是即便要经历这些,他们仍然义无反顾,不断有新的医务战士穿着整齐,奔赴前线。
他们是这个冬天里,与寒冷站得最近的人,也是带来最多温暖的人。
❤暖心的年夜饭
奋战在第一线的,除了医务工作者,还有很多普通的劳动者。
1月24日,火神山医院动工,2月2日正式交付;1月26日,雷神山医院动工,2月5日具备交付条件;2月3日,三所“方舱医院”开建…
在这些速度奇迹的背后,是一个个默默付出的营建者。他们忍受着艰苦的施工环境,即便是大年夜,也只能站在施工板房的路边,把手中捧着的盒饭当做是年夜饭,吃完便又投入到工作中。
在寒冷的天气中,他们甚至会裹上棉被取暖。
在交付使用之后,工人们席地而卧,就这样睡了过去。
有人问怎么庆祝,他们说“去雷神山接着干!”。现在“方舱医院”的改建现场,也可以见到很多从火神山下来的工人,奋战了十几天的他们,一天都没有休息。
这些营建者可能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一群人,但在这个冬天里,他们也是点燃了一把火的人。
❤暖心的口罩
这个冬天,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,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,为有需要的人们带去温暖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的原型、曾患有慢粒白血病的药侠陆勇,在印度禁止出口医疗物资之前,和伙伴坐着货运三轮,把49箱医疗物资,3000个护目镜、3000个N95口罩,带回国内,他说“货不多,我们尽力了”。
“杭州保姆纵火案”受害者林生斌,捐赠了5000只总计价值9万元的口罩,他说“我们要在乌云的周围,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”。
“中国民航英雄机长”刘传健,主动申请执飞,将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120余名医护人员和相关物资安全送到武汉,他说“随时待命,有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”。
他们都经历过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时刻,比任何人都懂得生命的珍贵。
❤暖心的外卖
越是艰难的时刻,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善意。很多暖心的瞬间,都出自那些最质朴的善良。
武汉一家餐厅的店主,全家一起,每天做800-1000份盒饭,专门送到金银潭等医院,她说:“看到医护人员的朋友圈,很受不了,我想做这个事儿。”
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村民则送来一份特别的外卖,他们开着6辆卡车,驾车36小时,为武汉送去100吨新鲜蔬菜,在他们的车上贴着一句话:汶川感恩你,武汉要雄起。
而武汉封城之后,外卖骑手侯鲜梅和她的同事们,开始义务为医护人员送餐,侯鲜梅说,“医护人员在那拼了命救人,怎么能让他们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呢”,就是这样一个质朴的信念,支持他们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,奋力前行。
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,有医护人员收到市民点外卖,外卖单上写着“随便给到一个护士”,有员警收到市民偷偷送来的口罩又转赠给医护人员…
这些都只是普通人的举手之间的善举,却也寄托着真挚的感谢和祝福。
❤暖心的羽绒服
冲在抗疫第一线的每一个工作人员,都面对着很多艰难,天气也是其中之一。特别是现在的倒春寒,影响了很多一线医务工作者、员警和工人的工作生活。医生护士们穿着防护服席地而卧的画面,刺痛了很多人的心。
(图片来源:微博@央视新闻)
像波司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就接到了来自火神山工地的采购需求,当时他第一时间就把需求报告总部。当时还在国外出差的总裁也通过汇报,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和一线急切的保暖需求,当即决定,“捐赠15万件总价值3亿的高品质羽绒服”,支援一线。
捐赠公告一发出,波司登公益基金会代表说,“手机基本就没停过,一早起床就是查收求助邮件。”在求助信中,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中医医院的医生说:“宽大的防护服里不敢穿太多衣服,怕行动不便,每天夜班只能开电暖气取暖。”
发来请求的,也有在一线执勤的员警,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防疫指挥部工作人员就说“现正值倒春寒期间加上间歇性阴雨天气,一线‘卫士’仍在寒冬夜间坚守”;
面对这些求助,波司登的工作人员需要做甄别、联系求助方、对接商品物流部门,以最快速度安排发货。这次他们采用的是直接沟通一线的方式,就是为了“把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疫情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去”。
就像面对全国第二大疫区黄冈黄州总医院的求助申请,波司登仅花了48小时,便已把1000件羽绒服送达一线医疗工作者手中。
参与物资转交的武汉分公司总经理,就说这次 “考虑到保暖需求,选的都是19年的新款鹅绒系列,而且选择了中长款,可以有更好的御寒保障”。
送交物资要面对着寒冷的天气和病毒的威胁,但听到是要送物资给一线有需要的人,波司登很多同事也自告奋勇都站了出来参与物资的调配和运输。
每天回到家,都要将衣服消毒,清洗全身、眼耳口鼻,但他们也知道自己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
参与其中的员工说,“很多医生说非常担心自己感冒,奋战在一线的他们不能倒下,而穿上我们的羽绒服他们不用再受冻了”,“看到医务人员开心,感受很好”。
(武汉协和医院医生穿上捐赠的波司登羽绒服)
而截止至2月7日18:00,波司登17025件高品质羽绒服已送达前线,还有17132件正在加急运输中、63977件即将发往一线。参与其中的员工们,依然在忙碌着。
“把温暖的羽绒服送给最亲爱的人”,尽自己所能援助一线,这样的温暖行动,还在继续。
----我是温暖的分割线----
在这场对抗疫情的战役中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其中的一份子。不管是奋战在第一线,还是在后方默默支援,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温暖的载体。
相信寒冷总会过去,相信未来,相信会有更多的温暖。在元宵节这个温暖的日子里,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幸福,都是被爱所珍惜的人。